今年3月份以来,衡水市在乡村振兴系统启动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培训宣传月”活动中,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决策部署,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规范化建设,强化帮扶政策落实,切实提高广大农村群众防贫政策“知晓度”,全力构筑防贫监测帮扶保障网。
在故城县,防贫政策宣传一直被视为防贫监测帮扶的基础性工作。该县制定了《部门帮扶政策汇编》,对防贫工作涉及的政策进行集中汇总,分类解析,对涉及业务工作的县直部门和乡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32场次,累计参训干部1685人。3月中旬开始,结合帮扶对象月走访服务工作的实施开展,各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等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拉家常、讲政策、摸底数、采信息、做服务,助力提高群众政策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
枣强县驻门庄村第一书记李颖灿(中)向村民讲解防贫监测帮扶具体政策
“今天咱村喇叭里广播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的一些政策解释,比如说家里确实遇到特殊的突发困难了,可以找我们工作队或者村干部,我们了解情况后会第一时间向乡里报告,帮助咱们解决问题......”利用晚饭后的时间,枣强县住建局驻门庄村第一书记李颖灿正在和村里几位老人拉家常,自从2021年被派驻到门庄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防贫监测帮扶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工作,在他看来,把村民的困难及时解决好,是保障防贫工作的第一步。利用防贫宣传月的机会,他也开始了对新政策的认真研究。
为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枣强县以防贫监测员、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为主要力量,成立了政策宣讲小组,组织宣讲团队 188个,宣讲队员 358名,分赴各乡镇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宣讲会。同时,枣强县融媒体中心结合县域工作需要,精心录制了防贫政策解释MP3音频,在全县553个行政村每天三次定时滚动广播,农村地区的防贫政策宣传氛围日益浓厚。谈到政策宣传面对的群体不同时,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徐春杰说出了自己的思路:“我们依托枣强融媒APP中的乡村振兴板块,开辟防贫监测和帮扶政策解读专栏,定期发布相关政策。各部门、各乡镇也会利用本单位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本部门政策或本单位宣传月活动,方便年轻人了解政策情况。对于一些农村地区不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我们也会发挥驻村工作队、防贫监测员的作用,进行多角度、全覆盖的政策解读,力争实现防贫政策知晓度的最大化。”
景县王千寺镇组织全镇包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和村干部进行集中政策培训
在景县王千寺镇,镇党委书李成果制定了“每日一课”计划,每天早上到岗集合时,由镇长李春江现场点名一位包村干部,结合分包村子的情况,现场讲解包括防贫监测帮扶在内的最新政策、解决问题的好思路、沟通干群关系的心得等等。每周的例会上,党委书记李成果还会和党员干部一起讨论防贫监测帮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确保全镇防贫工作不留后遗症。在他看来,行业部门只需要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工作,而乡镇一级,必须全面掌握好民政、卫生健康、医保、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政策标准,工作压力着实不小。
为了解决类似王千寺镇工作中的问题,景县在制定县级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培训宣传月”活动方案的基础上,指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县民政、教育、人社、医保、卫生健康等行业部门,以防贫政策文件、识别纳入监测政策、部门帮扶救助政策等为重点,对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级网格员和帮扶责任人开展全方位业务培训会,这些实打实的措施,确保了县乡村防贫干部防贫政策宣传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也让群众更清除地了解到了各项政策的执行标准。
资料显示,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培训宣传月”活动开展期间,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661场次,培训各级防贫干部2.1万人,到村开展政策宣讲7200余场,入户走访39.6万户,直接培训群众40余万人,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据衡水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洪军介绍,这次活动通过多形式、多载体开展防贫政策培训和宣传,各级干部防贫政策业务能力、群众对防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易返贫致贫农户自主申请率有了很大提升。下一步,将结合基层干部每月全覆盖入户走访,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同时积极对接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兜底保障、产业就业扶持等各项政策,配合做好帮扶政策的延续、优化、调整、宣传等工作,全面织牢防止返贫保障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牢坚实基础。(安勇 苏建华 吴志祥)